南龍旅行社 - nanlung tour
小幫手 Youtube Instagram
西藏著名山脈和山峰介紹
西藏高原上有許多世界著名的山脈,它們的海拔高、面積大、時代新,是地球上最雄偉的山脈。按走向可分為東西向和南北向兩組,東西走向的山脈佔據了西藏高原大部分地區,從北向南主要有四列:崑崙山脈、喀喇崑崙山—唐古拉山脈、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喜瑪拉雅山脈,南北向的山脈主要指東南部多條嶺谷相間的橫斷山脈。這些山脈大致作弧形展佈,中間撒開,兩頭收斂。
著名山脈
喜瑪拉雅山脈
位於西藏高原南側,是一條近似東西向的山系,其主要部分在我國與印度、尼泊爾的交界線上。它由許多平行的山脈組成,從南至北分為錫伐利克山、小喜瑪拉雅山,大喜瑪拉雅山。全長2400公里,寬約200-300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
四周高峰林立,其中超過7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1座,海拔8844.3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就聳立在喜瑪拉雅山中國和尼泊爾邊界上,雄踞地球之巔。喜瑪拉雅山發育了許多規模巨大的現代冰川,冰斗、角峰、刃脊等冰川地貌分佈廣泛。雪線以下數公里範圍內遍佈塔林,相對高度可達40-50米。
喜瑪拉雅山脈南坡陡峻,北坡較平緩。南斜面高出恆河、印度河平原6000-7000為以上,構成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由於攔截印度洋西南季風,降水充沛,山上雪線較低。
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脈
橫亙西藏自治區中部,東起昌都地區嘉黎,東南延伸與橫斷山脈伯舒拉嶺相接,西到阿里地區獅泉河,南接印度河上源噶爾藏布及雅魯及雅魯藏布江谷地,是藏北與藏南、藏東南的分界線,也是西藏外流河與內流河的分界線。
東西長約1400公里,南北平均寬約80公里左右,山嶺平均海拔5800-6000米,東西兩端高,中間稍低,超過6000米的高峰有25痤,其中岡底斯山主峰岡仁波齊海拔6714米(岡仁波齊是世界最殊勝的神山,佛教稱其為宇宙的中心,是佛教、印度教、苯教共同尊崇的神聖之地),念青唐古拉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7米。
岡底斯山與念青唐古拉山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分界處大致在東經90度附近,念青唐古拉山雪蓋面積較大,遍佈山谷冰川和冰斗冰川;岡底斯山的雪蓋零散,冰川較少。
喀喇崑崙山脈
立於青藏高原西北側,連結著帕米爾高原、喜瑪拉雅山及唐古拉山。其主體部分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克什米爾的交界線上,西藏境內是它的東延部分。 喀喇崑崙山是世界第二高山脈,平均海拔6000米。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喬戈裡峰是它的最高峰(喬戈裡峰也叫K2峰,是世界上最難攀登也是最具神秘色彩的雪峰)。
位於國境線上。喀喇崑崙山口為新疆通往克什米爾的交通要道。在印度洋季風和西風帶的影響下,喀喇崑崙山成為世界上中緯度最大的山嶽冰川發育地區區。
唐古拉山脈
橫臥青藏高原中部,西接喀喇崑崙山,東南延伸接橫斷山脈怒山,是西藏自治區與青海省的界山。
它北起小唐古拉山,南至西藏安多一線,南北寬達160公里。唐古拉山的主體部分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但相對高度多在500米左右(最大相對高度可達1000米)。
最高峰格拉丹東峰海拔6621米,是長江的發源地,在唐古拉山寬廣的山幅之間,分佈著眾多的河谷和湖盆草壩,水草豐美,是天然的優良牧場。
崑崙山脈
崑崙山位於青藏高原北部,是西藏自治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界山。西起帕米爾高原,向東延伸至四川盆地西北部,東西長達2500公里,南北寬15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是我國大陸中部地形的骨架。
由於崑崙山以巨大的高度和長度橫貫亞洲中部,因此有"亞洲脊柱"之稱。崑崙山是我國永久積雪與現代冰川最集中的地區之一,雪線高度除東西兩端較低之外,絕大部分都在5400-5800米。
積雪範圍廣,僅玉龍喀什河上遊的冰雪覆蓋面積就達3000平方公里。崑崙山區冰川數量較多,有大小冰川近千條,最長的冰川達25公里。
橫斷山脈
西藏自治區東部及四川省、雲南西部南北走向山脈的總稱,位於青藏高原的東部。自西向東的主要嶺谷有:伯舒拉嶺-高黎貢山、怒江谷地,他念他翁山-怒山、瀾滄江谷地,寧靜山-雲嶺、金沙江谷地,雀兒山-沙魯裡山、雅礱江谷地,大雪山-折多山-錦屏山、大渡河谷地,邛峽山-大涼山,構成兩山夾一川,兩川夾一山的險峻地形。
山嶺高度自北向南逐漸降低,北部山嶺海拔5000米左右,南部降至4000米左右。
谷地自北向南則顯著加深,山嶺與河谷高差達1000-2500米。北部山體較完整,分水嶺地區還保存著寬廣的高原面,是良好的夏季牧場;南部嶺谷櫛比,山勢陡峻,河床深,多急流險灘。
著名山峰
岡仁波齊峰
海拔6638米的岡仁波齊峰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位於東經81.3度,北緯31度。岡仁波齊峰是亞洲歷史上最為著名的神山,梵語稱之為"濕婆(印度一種神的名字)的天堂",藏語意為"神靈之山",岡仁波齊峰的腰部是較大的淡紅色平台,平台邊緣被冰雪侵蝕,風化嚴重,呈犬牙狀,平台上有一圈凹進去的溝槽。其峰頂宛若皇冠晶瑩奪目,遠遠望去可見一渾圓的山頂。山峰常常被白雲繚繞,很難目睹其真容,峰頂終年積雪,威凜萬峰之上,極具視覺和心靈震撼力。由於多種原因,岡仁波齊峰至今仍是一座處女峰。進山路線:有二條進山路線,一條是從新疆沿新藏公里,經葉城、獅泉河至普蘭,全程約3044公里;另一條從拉薩西行,經日喀則、薩嘎到普蘭,全程約1433公里。登山時間以5-6月下旬為宜。
珠峰朗瑪峰
珠穆朗瑪,藏語意為"第三女神"。珠穆朗瑪峰是喜瑪拉雅山脈的主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其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地形險峻,環境複雜,山脊和峭壁間分佈著總面積達1500平方公里的各型冰川,冰川之上更有千姿百態、瑰麗罕見的冰塔林。珠峰周圍20公里的範圍內,群峰林立,這裡就有五座,六七千米的山峰放眼皆是,形成了一幅群峰攢動、波瀾壯闊的地貌。根據地質構造分析,在遠古時代,整個喜瑪拉雅山以及附近遼闊的區域還是大海之一隅,大約從新生代第三紀晚期開始,海下深處的岩層受強烈的喜瑪拉雅運動的影響,崛起滄海,橫空出世,逐漸上升成為最高最年輕的"世界屋脊"。
矗立於地球之巔的珠穆朗瑪峰本身就是喜瑪拉雅山脈最典型的斷塊山,其形似金字塔的峰頂是由奧陶紀棕黃色大理巖和結昌灰巖組成。據科學家測定,珠峰現仍在不斷上升,平均每年以3.2到12.7毫米的速度,繼續刷新它自己所創造的世界最高記錄。珠峰地區因受東南季風和西北寒流影響,氣候複雜多變,即使在一天之內也往往變幻莫測。
一般來說,每年3月初至5月末、9月初至10月末氣候較為溫和,是旅遊和登山的最佳季節。珠峰是世界登山家和科學家所嚮往的地方,1953年由英國人埃德蒙。希拉裡首登成功。到1997年底,全世界有二十多個國家的五十多個隊計二百多人享有登臨世界巔峰的殊譽,並開創了11條登山路線。1988年,中、日、尼三國聯合登山隊還創下從南、北兩坡雙跨會師頂峰的壯舉。
南迦巴瓦峰
海拔7782米,世界第十五高峰,矗立在雅魯藏布大拐彎內側,東經95度,北緯29.6度。南迦巴瓦峰的三大坡壁被冰雪切割成風化剝蝕的陡巖峭壁,以西坡為最。坡壁上基巖裸露,殘留著道道雪崩留下的溜槽,峽谷之中又佈滿了巨大的冰川。該地區冰川大都屬於海洋型冰川,運動較快。受氣溫、降水和地勢的影響,冰雪崩十分頻繁且雨季較長。最佳登山時間為2-4月和10-11月的旱、雨季交替期。 南迦巴瓦峰於1992年10月30日被中日聯合登山隊征服。進山路線:從拉薩出發沿川藏公路東行400公里左右至八一鎮,而後沿尼洋河南下75公里到米林縣城,從米林縣沿雅魯藏布江東行91公里至派鄉,再北上18公里至格嘎,然後步行即可到達海拔3512米的南迦巴瓦登山大本營。
洛子峰
海拔8516米,為世界第四高峰。位於東經86.9度,北緯27.9度,地處珠峰以南3公里處,其東側在中國西藏自治區境內,西側屬尼泊爾王國。洛子峰地形險峻,環境複雜,大小冰川密佈,氣候變幻莫測。其幾速比珠峰略低,但雨量又大過珠峰。6月-9月中,暴雨雪頻繁,冬季最低氣溫可達零下攝氏60度。3月初至5月末和9月中至10月末,這裡的氣候較為穩定。 1956年5月18日,瑞士登山隊從尼泊爾西坡首次登頂成功,但至念仍未有人從東坡中國境內攀登成功。
馬卡魯峰
海拔8463米,是世界排名第五位的高峰。位於東經87.1度,北緯27.9度,地處喜瑪拉雅山脈中段,其北側在中國西藏自治區境內,南側屬尼泊爾王國。馬卡魯山分佈著巨大的冰川,冰種上多鋸齒型的陡崖和裂縫,冰崩雪崩十分頻繁。1955年5月,由法國登山隊登頂成功。
進山路線:從拉薩乘車經日喀則到定日(需時2天),再往西轉南經白巴、帕卓至尤帕鄉(行程約120公里),然後換乘犛牛向南到達沙基塘登山大本營(行程約60公里)。這裡是馬卡魯山的東山麓,海拔3600米,營地較為開闊,水源充足。
卓奧友峰
海拔8201米,是世界排名第六的高峰,位於東經86.6度,北緯28度的中尼邊境上,北側在西藏自治區定日縣境內,南側屬尼泊爾王國。東距珠峰100公里,氣候與珠峰相似。1954年,奧地利登山隊首登峰頂。1985年,中國西藏登山隊沿西北坡登頂成功。進山路線:從拉薩經日喀則到定日(行程約2天),再南下約40多公里,就可到卓奧友北麓的加布拉冰川大本營。這裡海拔高度4959米,地形開闊,水源充足。
希夏邦馬峰
海拔8012米,是世界上14座8000米級高峰中排最後一位的山峰,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級山峰。這裡是喜瑪拉雅山脈現代冰川作用的中心之一,整個枯崗日山脈冰川和面積達6000平方公里的永久積雪,都分佈在希夏邦馬峰周圍。縱橫交錯的冰雪裂縫和時而發生的巨冰雪崩,為登山者設置了重重困難。1964年5月2日,中國登山隊首創登頂記錄。進山路線:從拉薩出發,經日喀則到定日(行程約2天),再西行至門哈敦,繼續西行50公里後南下,沿簡易公路行20公里即可到希夏邦馬峰北麓的登山大本營,這裡海拔5114米。
拉布吉康峰
海拔7367米,位於西藏聶拉木縣與定日縣的交界處,四周佈滿了冰峰和夾在其間的冰雪坡、冰川、冰塔林等。冰坡上不時發生雪崩、滾石和裂縫,再加上惡劣的氣候,為登山造成了極大困難。登此山的最佳時節是4-5月和10-11月。1987年10月26、27日,中日聯合登山隊分兩批沿西北坡首次登上頂峰。進山路線:從拉薩經日喀則到達定日(行程約2天),再經定日南下沿簡易公路至登山大本營朗果(行程約87公里),海拔4500米。
門隆則峰
海拔7175米,位於東經86.4度,北緯28.0度,座落在喜瑪拉雅山脈東段,西藏定日縣境內。門隆則峰陡峭險峻,主峰山體呈角錐形,遍佈冰雪溜槽。由於受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影響,該地區氣候濕潤且多雨雪雷電,加之攀登頂峰的路線險峻複雜。
門隆則峰至今仍為處女峰。進山路線:從拉薩經日喀則到達定日,之後再行100公里可到達絨轄河谷,沿河谷下行24公里,即可到達門隆則峰西南側的巴普大本營,此處海拔4700米。登山最佳時間為每年45月份和9-10月份。
加拉白壘峰
海拔7294米的加拉白壘峰與南迦巴瓦峰隔江對峙,山峰走向為東西弧形排列,多陡壁懸崖,山谷中發育著數十條冰川。其頂部比較平整,常年冰雪覆蓋。該地區冰川大都屬於海洋型冰川,運動較快。受氣溫、降水和地勢的影響,冰雪崩十分頻繁且雨季較長。
最佳登山時間為2-4月和10-11月的旱、雨季交替期。加拉白壘峰於1986年10月30日被喜瑪拉雅登山協會首登成功。進山路線:從拉薩出發沿川藏公路東行400公里左右至八一鎮,而後沿尼洋河南下75公里到米林縣城,從米林縣沿雅魯藏布江東行91公里至派鄉,再北上18公里至格嘎,再北上到加拉,從加拉過江後北海上即可到加拉白壘南麓大本營。
納木那尼峰
海拔7694米,位於東經81.3度,北緯30.4度。與岡仁波齊隔湖相望(湖為西藏三大對湖之首的瑪旁雍措湖),亦被稱為"神女峰"。納木那尼峰方圓約200平方公里,東面的山脊被侵蝕為刃脊,形成了高差近2000米的峭壁,西面的坡度則較為和緩,峽谷中傾瀉著五條巨大的冰川,冰面上佈滿了冰裂隙和冰陡崖。
1985年5月26日,中日聯合登山隊首次沿納木那尼峰的西北坡登頂成功。進山線路:有二條進山路線,一條是從新疆沿新藏公里,經葉城、獅泉河至普蘭,全程約3044公里;另一條從拉薩西行,經日喀則、薩嘎到普蘭,全程約1433公里。登山時間以5-6月下旬為宜。
庫拉崗日峰
海拔7538米,位於東經90.6度,北緯28.2度。屹立在喜瑪拉雅山脈中段洛扎縣境內。山脊的南北兩偶是陡崖,峽谷中橫臥著四條冰川,冰川上有奇麗壯觀的冰塔林,還有冰崖、冰牆、冰陡坡等,冰雪崩時常發生。1986年4月21日,日本神戶大學西藏學術登山隊登頂成功。進山路線:從拉薩南下經浪卡子至蒙達登山大本營,全程280公里。大本營在庫拉崗日的北麓,海拔4490米。最佳登山時間是4-5月和9-10月。
寧金抗沙峰
海拔7191米,位於東經90.1度,北緯28.9度,地處江孜縣和浪卡子縣的交界處。周圍聳立著十餘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是西藏中部四大雪山之一。寧金抗沙峰山體雄偉,頂部尖錐突兀,坡嶺溝壑間的終年積雪發育了多條冰川,時有冰雪崩塌。1986年4月28日,中國西藏登山隊從南坡沿西南山脊路線首次登上頂峰。進山路線:從拉薩乘車沿中尼公路經浪卡子至卡若拉山口,行程約187公里。大本營設在海拔5000米的卡若拉冰川末端,主峰的南麓。最佳登山時間是4-5月和9-10月。
卓木拉日峰 泡罕里峰
卓木拉日海拔7314米,位於東經89.2度,北緯27.8度。頂峰突兀,壁峭坡陡。山峰西側在中國境內,東側在不丹王國境內,至今還未曾有人登頂。
泡罕里山海拔7128米,東側在中國亞東縣境內,西側屬於印度托管的錫金王國,距東面的卓木拉日45公里。山峰坡壁陡峭,峰頂氣候惡劣,登山難度極大,至今仍未有人從中國一側攀登成功。進山路線:從拉薩沿中尼公路經江孜轉南行386公里後到達堆納,從堆納向東20公里卻到達卓木拉日峰腳。南下經扎康再向西行22公里,即到泡罕裡山腳。登山最佳時間是4-5月和10-11月。